參考姐妹手術:👉 開眼尾
下置手術標準的名稱是:下眼瞼下置手術,或是下瞼下置手術。
說起眼整形手術,許多女孩們多是希望讓眼睛放大!而我們將眼睛的放大分爲上下左右(上下內外)為四個面向,
上即是指雙眼皮、提眼肌手術👆👆,內是開內眼角(開眼頭)👉👈,外是開外眼角(開眼尾)👈👉,而下方👇呢?就是這篇所要討論的。
最新:沈醫師親自解説下眼瞼下置手術👇👇
簡單的說,下眼瞼下置手術,就是人為的使下瞼退縮,使眼球暴露增加,讓眼睛看起來睜的更大。
做這項手術一般有內縫、內切和外切方式,有時候也可以內外切結合。
內縫法類似縫雙眼皮那樣,利用縫線牽絆住下瞼肌肉,使下瞼下移,
這樣的手術的方式是比較保守的做法,不夠可以在加,主要是擔心下置手術因過頭會變下三白,而內縫法就有這樣的好處,能再次手術讓效果堆疊上去,同時如果客人發現手術完的眼型,不是真的喜歡,可以輕易的拆除。
內切法與外切法則是將下瞼縮肌真正的截斷重新縫合,所以可以使效果更加明顯,更穩定甚至永久,一般外切適合下瞼皮膚鬆弛或者肌肉肥大的情況,而且外切可以做到比較大的的改善程度。
但也因為是外切,所以術後需照顧皮膚表面的手術痕跡。
以上除了內縫方式,內切與外切都是”相對“不可逆的(當然不是絕對的),若術後後悔了想要復原,又是一番繁雜的修復手術了。
通常做下眼瞼下至,有幾種常見的目的和形態。
第一種,為了營造出“無辜眼”,一般都會只從靠近眼尾的下眼皮開始下拉,換句話説,就是讓下眼瞼下拉的力量偏重在的外側,這樣會讓下眼瞼呈現“s”形
如下圖案例,是開眼尾+下置,若今天只開眼尾沒搭配下置手術時,會讓下眼瞼線條較平直,而搭配下置手術,則可以塑造出弧度。
第二種是從瞳孔下方整體下拉,以直接增大瞳孔的暴露程度,讓眼睛看起來更大。 這種下眼瞼一般就呈現自然的圓弧狀。
但是整體下瞼下置手術,也需考量到會不會造成下眼白露出過多。
這兩種形態的下瞼下置手術,都能有放大眼睛的效果,而呈現的眼型卻不同。
下圖案例術前、術後,可以直接觀察到黑眼珠下緣暴露度增加很多
第三種則是,第一種和第二種的結合哦,也就是說,下拉的力量除了集中在外側製造出S型的綫條之外,也讓整個下瞼整體拉下來,爲的是更大的眼睛 (小眼放大術)!
下面這個是另外一個案例👇👇,再下瞼的部分做了下置手術,一方面讓眼睛變大,一方面則是為下眼瞼增加了一個S型的弧度,看起來更有變化哦
第四種常見狀況就是,兩眼下眼瞼高低造成的大小眼👇
這時候會常常使用單側的下眼瞼下置手術來處理這個問題
除上述塑造無辜眼型,其實出現這樣的手術還有其他目的
甚麼樣的人適合開呢下眼下置呢??
1. 鳳眼的改善
通常就是外眼角高於內眼角15度以上,並且兩個眼睛的線條呈現倒“八”字的形態。
這種眼睛,不論是雙眼皮還是單眼皮,都會看起來刻薄凌厲,而且通常顯得眼睛很小。
做了下瞼下置之後,會明顯的改善弔眼的狀態,增大眼睛的同時,還能讓人看起來溫柔很多,通常會搭配開眼尾手術一起。
有關開眼尾手術請參考👉不同種類的開眼尾手術方式
2. 改善下眼瞼位置偏高的情況
有些人的下眼瞼位置偏上,所以導致瞳孔和眼白被遮擋,暴露的不夠,所以顯得眼睛很小
下瞼下置之後,暴露更多黑眼球,眼睛看起來也會更大更有神。
3. 笑起來變成瞇瞇眼
這種也能透過此手術,抵抗眼周肌肉收縮的力量,改善眯眯眼!
詳細案例可參考這篇👉【下置手術/鳳眼】眼睛笑起來變成細細的一條線?
有上述狀況的都很適合做下置手術,
我們前面提過的,手術是比較適合保守的做,除了避免反悔,也需顧及避免開過大術後併發症的產生。
且若眼白暴露過多,瞳孔偏小,眼白偏多,術後無法達到日常自然的效果,不化妝不帶放大片就會非常奇怪。
開眼尾和下瞼下置的手術結合
講到這裡大家應該可以發現,下置手術時常跟眼尾手術搭配在一起,原因可以參考下圖說明
主要的原因是,如果只有開眼尾,沒有搭配下瞼下置手術的話,下眼瞼的弧度會顯得比較平直,這時候,下瞼下置就可以重建下眼瞼的弧度。
當然,這兩個手術其實也是個別獨立的,若我們今天不開下置手術只開眼尾?也是可行的
可以參考上一篇說明:什麽是【開眼尾】手術?如何操作的?
手術相關問題,大家最想問:
1. 是否回縮 ?
做下瞼下置本質和開內外眼角的是一樣的,都是將眼瞼的韌帶以及肌肉進行拉伸縮短,那麼考慮到本身眼部張力的因素,下瞼下至與開內外眼角一樣都會又回縮的現象。通常内縫比較容易回縮,好處是,内縫重複手術可以慢慢調整,不怕一次做太多後悔了。
至於内切和外切手術,回縮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也非常考驗醫生的技術,理論上是内切和外切是不該有明顯回縮的。
2. 手術有什麼風險嗎?
下瞼下置會使得原先被下眼瞼覆蓋的角膜、結膜等眼睛組織更暴露在空氣中,所以開過大容易就引發併發症炎症的隱患。
同時,如果是技術不夠且對解剖知識、眼部組織結構不夠瞭解,很有可能在術後讓眼睛無法完全閉合,甚至可能傷到影響眼部運動的肌肉。
這時,就變成了下瞼修復手術的問題了。
面診前,建議先傳照片與醫師線上諮詢唷~
沈醫師的聯繫方式:
E-mail: drMichael0208@gmail.com
微信wechat: mikeydshen